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130节 (第3/7页)
丰盛,但也非常过得去,毕竟是头一次享受朝廷给的恩惠,激动还来不及谁顾得上挑刺呢。 吃了饭卫景平拿着他写好的八股文章逐字逐句地在心中默读起来,读了两遍,挑不出毛病,却又不满意。 卫景平在心中自嘲:他这是卫郎才尽,会试折戟沉沙了? 就非常不服气。 作者有话说: 大概是最后一次写八股文了,想了想,还是写了点儿具体的。 第148章 策问 ◎平怕什么,挤一挤曲线不就出来了。◎ 甚至想像他爹老卫那样拍着胸脯狂吼:我不服气。 但他偏偏又不能吼。 因为还身在考号之中。 卫景平只好闷头苦思, 他把从白鹭书院到象峰书院,从县试到乡试再到坐在这儿会试一路求学走过来的路回忆了一遍, 时间一点点流逝, 裴太傅已是第三圈绕到他面前了,外头的日光西晒在考棚上,渐渐转成凉意。 “……你这篇文写得过于平缓,”他忽然记起去年冬天在象峰书院的时候, 有一次做了个烂大街的题目拿给陆谵点评, 陆大儒说道:“试着将头尾挤一挤, 将中间挤出沟壑来, 或许能给文章添色……” 陆谵拿起一张纸, 掐着两端往中间一挤,挤出了两段高低起伏来。 思及此, 卫景平忽然抓起面前的一张纸,下意识地做了个当日陆谵的动作。他看着纸张耸起的波峰, 心道:写文章犹如说书讲故事, 要是故事平平, 那最好用最短的篇幅讲完, 因为节奏紧凑,听来也没那么乏味, 要是故事本身欠跌宕起伏,又拉长了去讲,就像被稀释了的清汤,尝起来更没有半分滋味了。 一下子,他似开了窍般, 数了数自己写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