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4章 (第2/4页)
些文章。如今主要还是雕版印刷,活字印刷要识字工人,大量办出版还是有点不现实,只在咸阳有一家活字印刷坊,正准备搬到外城,改建成真正的印刷厂。 而无论哪一种印刷方式,都不会什么人的文章都印。 种种种种,就诞生了抄写检校的需求,咸阳需要大量读过书有闲时间的年青人替人抄书,替人校对。 一批人有了出路离开了,就需要新一批人的填补。 去年一场考试之后,走了一批人,便有了需求。郑羊通过长安县的亲友知道了这件事,就人托人的,给自己辖下的少年们找了这么个机会,让他们来咸阳见识一番,在咸阳找到可以继续读书的地方。 现在三个月了,大伙也都安定下来,找到各自的去处了。 许衍并不十分擅长自然科学,他学得好的是律法,在学室中不仅背诵得好,分析案例更是有悟性。学室的师长不是法家的,对律法并不精通,推荐的时候就把他捎上了,让他到咸阳城找个好老师学习,律科每次开考,考上去做小吏的人很多,老师觉得他出来学一学,大有希望。 许衍现在就在一家私人办的学室里学律,他果然有灵性,很快就发现即使还没有去考吏,他也有生财之道。 他把专利相关的律法背熟了,瞅着老师心情好的时候多请教,抄来了老师所拥有的案例。 现已经做成了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