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三国打工人_早安!三国打工人 第33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早安!三国打工人 第333节 (第6/7页)

还可以装满水囊再继续上路,省去不少柴火。

    而麦饼不是免费提供的。

    那些麦饼并不好吃,麦粉是从粮仓底部搬出来的陈粮,不仅完全失去了香气,而且总有一股若有若无的霉味儿,里面还掺杂了大量的糠,真是难吃极了。

    但这样的麦饼也不是免费提供的。

    那些自琅琊而归的流民手上都有染了色的竹签,用以分辨他们的身份,在回去的路上,百姓们可以用来领取麦饼,每领一次,便要收走一根竹签。

    官府向他们承诺,如果他们的竹签一直没有使用,完整带回了家乡,那么一根竹签可以免去一人一年的口赋和算赋。

    这样的一块麦饼,在丰年是不值一枚五铢钱的,而一家的口赋和算赋一年怎么也要数百钱,于是这根竹签变成了很多人两难的选择。

    “再忍一忍,”他们这样商量着,“饿得实在不行时,再去领麦饼吧。”

    “贵人们已经免了田税,若是能再免去这一年的赋税,这个家业怎么整治不起来!”

    于是漫长的队伍里,总有孩子哭着喊着奔向堆着麦饼的棚子,也总有狼狈的父母拎起孩子照着屁股就是来几下。但最后拿着竹签去换麦饼的,通常是那些衣衫褴褛,瘦骨嶙峋,明显走投无路的人。

    这条流民组成的长河慢慢向着西北而去,在剧城下分出几条支流,有人继续向西,有人一路向北,其中有些一路上新结识的朋友,便含着泪眼,依依惜别,彼此约定了以后若是有机会路过对方的家乡,一定要前去拜访。

    一辆辎车穿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