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早安!三国打工人 第422节 (第2/6页)
没有农人照料,也没有雨露滋润的禾苗早已枯死在田野中,只留下满目杂草。 然而没有林木遮蔽,连那些杂草也渐渐蔫了下去,抬不起头。 这支队伍慢慢地自远走来时,所见便是这样一片光秃秃的,没有村庄,没有林木,没有农田,也没有鸟兽和人烟的荒原。 偶尔有一片断壁残垣,有人带了希望,匆匆忙忙地走进去,不多时又会满脸失望地走出来 但这并不令人感到惊讶——这就是战争的常态。 整个东郡因为郡守臧洪执拗的念头而陷入战火,有些城池在袁绍的威慑力面前屈服了,有些则强硬地摆明追随臧使君的态度,而范城尤其不同,它的令长用生命向天下昭告了汉臣的大义与骨气。 但消息毕竟传的很慢,尤其对于平民百姓而言,就更慢了些。 因此当荀谌进入这座城池,并且在渡口处建立起营寨后,那些因为战乱或干旱而慢慢撤离东郡的百姓还是有可能来到仓亭津。 他们当中一部分人往冀州迁徙,那里应当是安全的,袁公与臧使君的恩怨如何且不论,他有那么多的兵马,总可以保冀州无虞; 但也有人发表了不同的意见,冀州人太多,好地就没有那么多了,不如去兖州,兖州刚刚经历过一场战乱,离得又这样近,应该有很多好地可以租种吧? 还有人觉得去青州也不错,不是说小陆将军能打雷吗?青州应该不会干旱的吧? 他们这样嘀嘀咕咕,除却有亲友的那一部分是态度明确地奔着一个方向去投靠外,其余都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向着各个方向试着走一走,碰碰运气,到哪里碰壁了,再换一个方向。 流民就是这样,并不令人稀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