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的北宋_分卷阅读9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94 (第3/4页)

姓大部分过得并不富裕。郑村的地不好,虽然挨着河,可是大部分地都是坡地,灌溉很成问题。更糟糕的是,能灌溉的地,大部分居然都是沙地!这时候的人大部分认为种地就是种庄稼,沙地对于大部分粮食品种来说都是太糟糕的玩意了。当日在莲湖村,周围十里八乡的土地,亩产一般都在二三百斤左右,可郑村的地,大部分只能打一百斤出头的粮食。

    这样的村子,怎么可能不穷?虽然挨着开封,可是又没有什么好景致,达官贵人也不会来旅游,天知道那位老御史怎么会在这么个鬼地方买了地,一年的出产还不够雇工钱呢!本来就是个清水官,在加上这么个理财法,不穷才怪。

    郑村的年轻男人大多都去开封找活儿干了,剩下的净是老人跟女人,农忙的时候男人们会赶回来干活儿,可平日却很少,这也是为什么李想招工,明明女性招的多,也六成都是本村的,而男性一共才要十个,可本村只找到了四个合适的。招护院不比招女工,人品必须可靠,每个护院都需要本村三户人家作保才行。

    这次开工比在青州创业的时候简单得多,李想身边的八大金钗对这些工艺已经是相当熟练的了,而李想买的那批女使在青州的时候也在工坊里帮过忙,有这些人带着,新来的女工很快就进入了状态,并没有像当年那样,一开始的两个月几乎都在磕磕绊绊的学基础。

    工坊的工作进展的很顺利,唯一的麻烦就是大家伙儿觉得郑村实在太没意思了,所以都不肯在这里住。过去在莲湖村还不觉得有什么不便的,可现在大家在开封住了一阵子,再要憋在这么个偏僻的地方那真是让人无法忍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