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的北宋_分卷阅读19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90 (第2/4页)

惹了这么大的麻烦,确实不适合在开封继续呆下去了。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哪有因为官家给贬个官,调换个工作岗位,就怄气不干的道理?这不是明晃晃的打官家的脸么?自古以来就没有人干过这种事儿。

    李想辞职的奏章递上去,官家的脸都绿了,当场摔了茶杯。若不是与他交往甚密的翰林学士赵思诚跟御史中丞何栗拼命的求情,李想直接就得给流放到边疆去——真正的流放,作为犯人而不是贬官。这俩人虽然也被李想气得够呛,可求情还是必须的,本来就是自己人不说,官家想因为这个流放李想,就道理上也说不通啊:自古以来,再没有因为官员要辞职就治人家的罪道理啊!赵佶气的够呛,最后终于在新婚的儿子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中拂袖而去,算是不管这个茬了。

    赵植真不知道埋怨哪个好,他那个爹不是东西,这个大舅哥也不是省油的灯,不想去海南,好好请人上下打点一下,自己再去父亲面前求一求,说不准这事情还有挽回的余地,这可好,直接辞职,直接打官家的脸!自古以来头一份儿啊,真个性。父亲批复了奏章,允许他辞职了,可是明眼人都知道他这算被官家记住了,以后的日子怕是要比做官前都难混……谁知道这家伙居然直接拍拍屁股走人,带着家产直奔杭州了。

    虽然许多人说李想破坏了开封的龙气,但他挖渠的时候挖的几个地道倒真没哪个御史知道————这帮眼高于顶的文人,哪里会去计算帷幕里运出来的土方数量够不够?只是因为后来雨季到了,那几个地道没有修完就被迫停工了,后来秋天又修渠,把其中的两条修完了,但是另外两条还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