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1章 (第1/3页)
楚孑心里也明白,回答道:“谢谢老师们给我这个机会。” “最?后还有一项锦上添花的测试,”郑教?授推了推眼镜,“但?我之前看?过你的跃动杯演讲,相信你没问题,你就纯粹当是展示吧,请你用英语翻译一下这段古文可以吗?” 楚孑接过郑教?授递来的纸,发现是一段并不陌生的文字。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这是来自《礼记》第四十二?篇《大学》的一段话。 而?《礼记》正是秦汉之际,儒家的代表作品。 这段的大意就是讲述“大学”的宗旨,这里的“大学”指的并不是现如今所说的高等学校,而?是指“博学”的意思。 所谓博学,就是要弘扬正大光明的品格,弃旧图新,才能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只?有知道自己要达到的境界,才能志向坚定,志向坚定后才能镇静,镇静之后才能心安,心安才能思考,思考才能有所收获。 每样东西?都有本末,每件事情?也有始终,了解了本末始终的道理,也就知道事务发展的规律了。 楚孑对这段话也是感触颇深,他看?向郑教?授和富教?授的目光,也知道了几位老师选择这一段的用意了。 不止是想要学习考古的学子,实际上,所有的学者,都应该以这样的行为约束自己。 而?后,才有了所谓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楚孑对这段话的意思实在是太过了解,而?他的英文水平也是不俗,于是几乎不假思索,就将这段话翻译了出来。 他的翻译不仅是意思准确,语音语调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