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9章 (第3/3页)
得一提的是,全部考古工作者,尤其是要下工地、进墓室的一线队员,基本?都是二十五到?三十五岁之间的年轻人。 这也足以体?现上头?的意思,想要借着?这种难得一见大型考古机会,对年轻的考古人才进行系统化的培养。 在?未来的十年里,这个考古基地,将成为全国汉代考古学者的培训基地。 就在?考古基地建成的同时,工地也传来了好消息。 主墓周围陪葬坑的发掘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了。 下一个目标,也是最令人瞩目的工作,就是对主墓m1的发掘了! 不仅仅是考古的老队员们都十分兴奋,就算是新来的队员也都开心不已! 因为直到?现在?,还没能确认墓主人到?底是谁,而那决定性的证据,一定就在?主墓里! …… 经过杨领队和屠教授以及一众专家学者几个月的讨论,终于确定了主墓的发掘保护方案。 主墓m1是一个“甲”字形的大墓,总面?积400多平方米,根据超声探测以及遥感?绘制的双重确认,主墓的构造更像是一个“回”字。 这也符合汉墓的一贯结构,方形层层叠叠,最外层都是回廊,而中间的部分才是主椁室,恐怕真正的棺椁就停留在?里面?。 一般来讲,考古发掘工作讲究由内及里,这次他们的开掘也不例外,经过和土质学家的确认,整体?的挖掘工作将从北边的主墓外回廊开始。 开墓当天的形式犹如开业剪彩一样,楚孑跟着?自?家的屠教授,以及其他的专家学者站在?最前面?,而他们的后面?是一排拿着?专业设备的科技考古人员。 哪怕是不怎么了解考古的人,也知道秦始皇陵兵马俑坑被打开时,兵马俑飞速氧化的故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