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眼寻珍_第一百二十二章 灵枢针鉴(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二章 灵枢针鉴(三) (第3/4页)

重地由周柏桐手里接过这本《灵枢针鉴》,向北寒在用心地感受着来古代那位抄录人的精神境界。

    先是仔细观察了一下纸张,向北寒自信地说道:“周爷爷!这本书用的是‘松花纸’,从这一点看,它不是宋代的,很可能是唐代的手抄医书。”

    “松花纸?真的吗?我没注意到呢!”

    周柏桐提起了精神,就着向北寒把书拖起来,仔细观察着。周柏桐专门收藏古书典籍,当然对古代纸张也是有很深研究的。只是这“松花纸”太稀有了,流传下来的几乎没有实物。

    说起这“松花纸”也属古代的名纸了,可以说是和宋代“澄心堂”纸齐名了。相传唐朝元和时期,大臣元稹出使东川(四川东部)。营妓(军营中慰问将士的妓女)薛陶(涛)制造除了十色彩笺相赠,这就是“松花纸”,又叫“薛陶纸”。元稹在这种纸上题诗赠予了薛陶。李商隐在《送崔珏往西川》诗中写道:“浣花笺纸桃花色,好好题诗咏玉钩”的美句,可见薛涛笺纸真的是为当时文人sao客所乐道。

    这本医书能够以唐朝时期最流行的“松花纸”抄写而成,可见当初抄录之人是不惜工本的。

    把书打开,向北寒逐页看了下去。全书完全以古代行文方式记录,而且都是繁体字。也就是向北寒自小通读了万余本历史典籍,这才能够勉强看得懂。换做别人,即便是放在郑挺申的手上,也未必能够一字不差地读懂,并融汇贯通。

    细读之下,向北寒发现这本《灵枢针鉴》完全是以一个行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