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尾声 不需鲜花插满头,衬这年少急景(3) (第3/7页)
判他人的权利,拥有了成为道德法官的资格。尤其是当某一事件上升为公众事件的时候,那就是全民的狂欢,我们每个人都站在道德制高点,把人性当做罪恶来审判。 这种审判,甚至会针对受害者。 如果受害者不是完美受害者,是一个道德上有瑕疵的人,那么她就会反转成为大众嘴里的人血馒头。 我们用“道德”的尺度衡量着每一个被摆在聚光灯下的人,但事实上我们凡人每个人都有影子,站在法官的角度吹毛求疵是件非常有快感的事情,因为我们完全不需要对我们所说的话负责,站在道德的层面伤害他人,让我们能够发泄在现实中必须小心翼翼做人的憋屈。 正因为如此,道德审判能够激发起民众更疯狂的热情,这是堂而皇之对他人施加暴力而不会被追究的光明时刻,哪怕你站在楼底下面对着一个因为绝望要跳楼的人高喊“别耽误时间,有本事就快点跳下来”,你都是无罪的。 而这种“无罪”,让更多“吃瓜群众”在无形中成为了地狱。 道德这种东西自然是抑恶扬善的无形力量,但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局限性,当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审判他人的法官时,视角有限,善恶难辨的我们就成为了恶性的力量。 所以,必须谨记,道德是用来约束自己,而并不是用来审判他人的。 成默在心里对自己这样说。 于是,他以一种悲悯的心情垂着眼帘看着黄仁安,他知道黄仁安并没有犯太大的错误,他知道错的是时代,但他不能审判那个时代,只能给予这其中罪孽最深重的人,与受害者遭遇相似的惩戒。 他并没有像沈道一计划的那样把黄仁安和音乐老师傅老师偷情的视频,上传到网络,或者交给校长,这对傅老师不公平,对黄仁安也不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