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一章 秦陵探秘(2) (第3/11页)
的位置,瓦钉和瓦片还是分开的,这与成默在博物馆里面看到的瓦钉与瓦一体的秦朝瓦完全不一样。 总之,可以说享殿瓦片的制作工艺放到今天来都不过时。 不过这并不是成默关注的重点,重点是瓦片并不能完全阻隔漏水,于是就产生了配套的屋顶建造方式,具体几种方式成默没有认真看,但他知道这其中绝对没有青铜或者青铜片造的的屋顶,这违背常识。 此刻成默的眼前,横在屋顶上方用来挂瓦的挂瓦条不是古代传统的木质挂瓦条,而是青铜挂瓦条,单只是这一点,只能说秦始皇有钱任性,但如果说整个屋顶都是青铜铸造而成的话,那就太不可思议了...... 成默满脑子的疑惑从屋顶上站了起来,迫不及待的掀开了一整片斜面屋顶的瓦片,果不其然,整个屋顶使用了一体成型的青铜屋顶,一直连接到尖顶顶端的青铜圆球,这个让成默有点瞠目结舌。 要知道全封闭的金属卷材“铅锡背”直到五百年前才出现,但那也只是铅锡合金熔化浇铸成约一厘米厚的板块,焊成整体,又被称之为“锡拉背”或“锡背”,故宫御花园内的钦安殿就是使用的这种防水技术,这已经是足够有钱,有技术(冶金技术)的任性了,没想到2000年前,华夏就建造出了更为任性的建筑。 成默站在尖顶俯瞰,透过架在上方青铜挂瓦条,整面青铜屋顶光滑如镜,甚至能看到一团模糊的月色,这实在有些超过认知,现代人看如此大面积的铜片觉得没什么,但在古代,尤其是两千多年前,这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浇铸水平不高,就很难控制铜液流动,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屋顶走形,尤其这还是一个坡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