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4章 秦王曌八年 (第1/10页)
秦王曌?八年。 自三年春下旬,举行君王会盟,距结束至今…已去四年半有余。 天下局势为之大变,九州各国遂颁发檄文,发兵禹州,一场又一场前所未有之战争在禹州上演。 整个禹州,沦为纷争的战场。 太州、云州、邺州、中州、衍州以及禹州本土,合计六州数百万兵马,在禹州相继爆发了一次次战役,战况惨烈。 期间,犹以两晋最为惨痛,尤其是西晋王朝,自司马亨发动政变,匆忙即位,举国上下为之震惊! 然而风云动荡,局势千变万化,又面对接踵而来的内外动荡,上下很难齐心,在如此大势下,纵使这位新即位的西晋王再有雄心,再有抱负,可列国伐交,大战频频,禹州土地已是满目疮痍,数不尽的将士化为枯骨,庶民沦为夯土,军力、财政都大幅度损耗,不仅耗空了国库,军力更是死伤大半,元气大伤。 动摇了国之根本。 面临的处境,军力、财政、国力等方方面面都极为惨烈,打空了国力,从此后继无力。 整个西晋…已是日薄西山,只剩下最后一口气,面对如此局面,西晋王空有雄心而无其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个天下被列国蚕食。 最后…盛极一时的西晋王朝,在西晋王携全国臣工于三年前,双手供奉国玺,出都城阜平,受降于东晋。 东晋王大喜,亲率兵马至西晋都城阜平,收西晋之国玺,废西晋王,迎回美人玉姬,敛财千万记、及嫔妃无数。 此番壮事,实乃东晋举国之贺。 然而…两晋之间自来纷争,哪怕西晋王受降,与其争锋百年的西晋毅然成为了历史,消散于无情的战事铁蹄之下,但仅此…仍不能解东晋王之恨。 不过,身为一方君王,又碍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