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9章 金银财宝 (第4/5页)
万,这些鱼一旦卖了,那就是合法收入,想怎么花都没有人管你。 但是打捞沉船的物品就不一样,必须想方设法让他们改头换面才行,否则就只能像陆尧上次打捞的那艘福船,明知道价值好几十亿,可也只能静静趟海里。 这次价值十一亿的金银也是一样,不能拿出来直接用,现在有能力将它们改头换面的也只有国家机关,否则自己就只能送国外去想办法,可是那样一来,也同样有泄密风险。 倒是那些珠宝,像各种宝石和钻石之类的,因为除了大小不一样,其它倒也没什么特殊标记,可以直接脱手。 更何况陆尧在这些铁箱子里面发现的宝石许多都是半加工过的原石,切割的一块一块,但没有精加工和打磨过的。 拿到市场上根本没人能分辨出来是来自什么地方? 其中除了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猫眼石之外,最多的就是翡翠,反倒是陆尧最想要的玉石不多,另外钻石也很少。 玉石少的缘故估计和当时俄帝国人不喜欢华夏玉有关系,不喜欢的东西自然就不会费心劳力去抢。 钻石少的缘故是华夏没什么大的钻石产地,自然想抢也抢不到多少,且那个时期的华夏人对钻石也不是特别追捧。 按理来说,翡翠也不是华夏特产,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呢? 这就要说到翡翠在华夏国流行起来的原因,完全是让一个女人给带动起来的,她就是华夏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大清朝的太后慈禧,生平特别痴迷翡翠。 所谓上行下效,翡翠就这样突然之间在华夏火爆起来,真正算起来,流行时间也不过一两百年时间。 相比较颜色淡雅的玉来说,这些颜色艳丽的翡翠自然更深得俄国人喜欢,所以他们会大量抢夺翡翠也不难理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