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1章 城外开坛 (第1/6页)
丹柱敷金彩,玉阶画龙纹。 紫微城东宫、檀香暖阁内,太子李适、西平郡王哥舒曜、白衣山人李长源,皆看着眼前之人、一语不发。 “强干弱枝……强干弱枝!”公孙玄同甫闻此定计,竟如当头棒喝一般、呆立当场,旋即失声喃喃。 诚如斯言!自汉末天下三分以来,权臣、武将、外戚、世家把持朝纲,以至于取而代之、改元立国之事屡见不鲜。皆因皇权无法对下形成有效节制,许多时候,反而要倚重一些手握兵权的封疆大吏、世家豪族、勋贵武将,最后尾大不掉、作茧自缚。 如今蓟州之乱虽平,但藩镇的骄兵悍将各据一地,律法自决、官爵自授,租庸税负俱自收自用,朝而不贡,听调不听宣。致使藩镇内小民只知营田之主,却不知天下共主!这便隔断了当今圣人对万民的恩泽,时间一久,必然民心离散。 民心一旦离散,藩镇便可趁机笼络人心、扩充自身,互相勾连,结成内患。内患既生,四夷便不会再对盛朝心存敬畏,外患势必乘势而起、愈演愈烈……届时内外交攻、国破家亡,小民岂还有立锥之地? 所以一切的根由,便是盛朝主干孱弱不堪、旁枝却横生无忌。因此,这“强干弱枝”四字,重若千钧,势在必行! 公孙玄同想通了这些道理,才向太子李适拜道:“殿下英明,待克继大统,必成一代雄主!” 太子李适傲然道:“这些年我观父皇昼夜辛劳、殚精竭虑,无时无刻不是在为盛朝国祚绵延倾尽心血。我既是人臣、又是人子,自当法效尧舜、追慕先贤,为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