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97章 经楼斗巧,贼喊捉贼 (第2/6页)
,一时却也才猜不到那偷儿去向。 凭着“望气术”的夜视之能,杨朝夕放轻手脚、徐徐而走,数息便至木楼梯口。 偏头一瞧,才见方才那些木板,皆是凿刻精细的雕版。反刻其上的隶文楷字、凑在一起,连成一句句释门经文,却看不大懂。 杨朝夕只是匆匆一瞥,便转过头去,先沿着楼梯缓缓而下、来到经楼一层。这里木架少了许多,却几乎堆满了木牍竹简、经折卷帙,且打扫得一尘不染。木架附近整齐堆放着许多只蒲团,显然时常会有僧人来此借读经书。 木架四周距墙颇远,显得空旷,地上却排了两圈高矮不一、形状各异的碑石。石上有字,篆、隶、梵、楷各有其韵,却是香山寺历代住持搜罗而来的经石珍品,于寺中诸僧而言、可谓千金不换。 杨朝夕借着楼柱、木架与碑石,一面掩藏身形,一面寻那偷儿踪迹。然而转了两圈,却是一无所获。 只是瞧着这香山寺的碑石经藏,又回想起上清观藏经室,不由觉得道门之人对于经卷的保管、重视与传承,尚不及释门五成。也无怪乎释门传入中土后,能迅速开枝散叶、扩展壮大。甚至一度风头盖过道门,成为朝野推崇的第一大教门。 杨朝夕按下心头杂念,折回到楼梯旁,终于隐约听到头顶上方,似发出“啪”地一声、竹片相击的脆响。登时心头一警。 于是屏息凝神、提起抬脚,顺着楼梯拾级而上。 布靴踏着楼板、几无声响,反是口鼻间的呼吸声,在这阒寂中十分显著。好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