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水剑道_第87章 冰释前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7章 冰释前嫌 (第8/9页)

僧’,却作何解释?”

    胡僧慧朗淡笑道:“原来也是修行之人,却不知小施主道号、名姓?又在哪座观中挂单?”

    杨朝夕心中一惊:这乞儿和尚果然慧眼如炬,竟这么快便识破自己身份。又自省了一下周身,道袍早换掉了,头上也只绑了个软脚幞头,却不知哪里露出的破绽。于是耍赖道:“我先问的你,你须先回答了我,我才回答你的问题。”

    胡僧慧朗被他话语冲撞、竟也不生气,仍心平气和道:“身无长物,谓之‘贫’;舍己度人,谓之‘僧’。‘贫僧’二字,便已契合我释门教义,非有舍我之心,难成极乐大道。”

    杨朝夕听罢,眼中也闪出光华来。不禁为这乞儿和尚达观淡然的气度所折服:“禅师所言,语浅义深,倒是小道唐突了。小道是上清观冲灵子杨朝夕,请问禅师法号?”

    胡僧慧朗双掌合十,语气谦和:“原来是冲灵子道长。贫僧法号慧朗,非中土之人,只为传我佛无上智慧而来。”

    杨朝夕便也歇下柴担,拱手还礼:“慧朗禅师,你半山而居,春秋或还能住。到得秋冬,又该如何自处?”

    胡僧慧朗笑道:“道门修道,释门坐禅,虽行功有别,却殊途同归。若贯通三处丹田、打通任督二脉,大、小周天循环畅行无阻,后天之气、先天之气合而为一,佛胎便生。水火尚不能侵,何况只是寒暑。”

    杨朝夕亦奇道:“那你们释门功夫,与道门功夫相比,又有什么不一样?”

    胡僧慧朗答道:“释门功夫多由外而内,许多禅师若修武艺,必是自横练刚猛一路练起。日久年深,偶遇顿悟之机,坐禅与习武、即能内外相通。此后武艺精进,便会一日千里。”

    杨朝夕疑惑道:“若不能顿悟,岂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