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2节 (第2/6页)
士诚急着称王,一心求进,对民生大事不闻不问,二人觉得起义军前途堪忧,遂相约决定返回故乡,一心著书,秉笔行文。 施耐庵在秋江告别了过去的朋友们,写下了很动人的诗篇,史称“秋江送别”。 小少年罗贯中看了许久之前天幕上吕布的英姿,这时又见到了王莽的发言,忽然灵感大动:“老师,我想写一本以三国英雄们为题材的小说!” 施耐庵点点头,鼓励弟子道:“很好,具体有什么思路吗?” 小少年罗贯中想了想,认真地说:“三国时期好像有很多英年早逝的人物,是不是能用新皇帝王莽说的这种cao作,以此来为他们续命呢? 施耐庵心中顿时生出了一股不妙的预感。 小少年罗贯中这么设想道: “譬如说,诸葛孔明看不到汉室一统就不肯死,他死前留下遗言:「汉室统一了吗?」姜维说没有,孔明先生垂死病中惊坐起,准备再战二十年。” “再比如说,周公瑾看不到江东永固就不肯死,他死前留下遗言:「江东永固了吗?」孙权说没有,周公瑾直接从棺材中爬了起来,继续干活。” “再比如说,郭嘉看不到曹魏一统天下就不肯死,他死前留下遗言:「主公,我们一统天下了吗?」曹贼说没有,郭嘉立刻爬起来,写了三十万字的遗计。” “还有那庞士元……” “太史慈……” “法正……” 施耐庵听了额头直冒冷汗,合着照你这个趋势写下去,三国是要全员永生啊。 他生怕这弟子哪天书没写完,就直接因为拉仇恨太多被人打死了,赶紧道:“听为师一句劝——” 你别写历史小说了,这碗饭不适合你! 还是像为师一样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