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警事_第132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29节 (第6/9页)

看不见前面的路,就摸着石头,一步一步向前移,遇到山包一般的泥石流,就往前爬。

    实在看不见了,就打开手机照一下,继续爬。手机的电是有限的,不敢多用,坚持到最困难时,才能打开手机照一下。他们互相鼓励,用敲击石头、说话,互报平安,只要有回应,就说明都还平安。

    他们通过艰难的实地勘查,发现由于塌方面积大,路线长,加上山区低等级公路上作业面窄,抢通作业十分困难,推进的速度比较慢。如果在一个狭窄的作业面往前推,打通脆弱的山谷道路肯定需要清理很多整体震垮的山体,架设临时钢桥替代震毁的桥梁其困难也是难以想象的,于是研究能否利用紫坪铺水库形成的岷江水上通道,借用海事艇、冲锋舟紧急运送救灾人员和物资。”

    交通是生命线,交通不通,人员、物资、设备进不到灾区,全国人民支援的善款、奉献的爱心到不了灾区,救灾就无从谈起。

    徐副部长深知交通的重要性,急切地问:“后来呢?”

    “领导们想到这儿就开始行动,组织力量再次展开实地考察,最终提出了“路水并举,水路先行”的设想,并得到国务院和发改委的同意。14号上午经过多方协调协商,调运设备。当天下午,水库路打通,大码头正式启用,救灾运输能力全面提高。”

    老陈想想又说道:“我昨天见到了工作组领导,他们浑身是泥,筋疲力尽,看上去比灾民更像灾民。截止昨天下午5点,陆续打通了三条通往震中的道路,路打通时所有人都哭了。我们这边现在放眼望去全是人,解放军、武警、工兵,各种抢修队、消防队、突击队,医疗队,用本地的一个老革命的话说,这场面只有60多年前的淮海战场有过!”

    韩渝能想像到前线的情景,忍不住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