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21 (第2/4页)
都富不起来”“维持生活都困难”, 然而就是不去劳作的人。 村支书继续道:“所以直到后来, 我们村被自然灾害毁得一穷二白,真的什么都没有了, 才最后下定决心背水一战。你们简直想象不到, 以前那些不种地、没钱、又懒惰的贫困户,他们每天都怎么过日子?他们从山上挖那种野山芋, 挖了半屋子, 每天三顿就烤山芋。非得要连这一点都没有了, 才能从懒惰的魔鬼手里挣扎出来。” 陶清风想到当年的家乡南山:那也是个不算富裕的小村庄。但是他的娘亲起早贪黑,做包子、缝衣服、维持着耕读传家的作风,精打细算。如果不是意外失明, 估计还能攒出个捐功名的钱。但是陶清风已然非常感激。他那时候就懂得了一个道理:贫困并不可怕,只要有一双勤劳的手,就不会永远贫困下去。 “另外”,村支书指着茶杯,又说道:“开源节流也是很重要的。村中请客铺张浪费、烟酒不离、既危害身体又耽误农时,中央八项规定里,虽然只是对官员摆宴席做了严格要求。但是上行下效,请客吃饭的奢侈之风在哪里都是弊端。” 陶清风点头赞同,在剧本里就有这种讽刺描写:赵辉的二姨夫是个爱慕虚荣之人,宁愿借债,都不能在“请客随礼”上失了面子,闹出了许多笑话。 “遏制胡乱花费是节流。至于开源,”村支书喝了一口茶道:“无外乎有两种:一种是稳定的农时劳动,另一种则是计件式的劳动。只要足够勤劳,这两点同时在做的人也不少,并且总会积攒财富。” 剧本里的女主角古菊,就是这样的勤劳致富法:她每天天不亮去自家田里耕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