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37 (第3/4页)
商业电影更是要注重价值取向。这样的内核喜闻乐见又安全, 还能激起华国观众的文化认同感。再以搞笑来外包装, 是一部很能把握观众心态的商业电影了。 电影实地取景。穿越前的部分要去英国拍,穿越后在影视城拍。先在影视城拍三个月左右, 也等陶清风的单词也背得差不多后, 再去英国拍摄。 在影视城拍的这部分,是穿越后的所见所闻。男主角一开始毫无见识, 洋相百出, 到后来逐渐领悟成长的过程。陶清风在拍摄时俨然面临很大的挑战。 这一段设置了不少笑点, 比如说男主角不认识古代的夜壶,在上等人家看到非常精美的夜壶,就以为是珍贵的摆设工艺装饰品而大加赞赏一通, 然后发现周围人都像看个傻子似的盯着他。 陶清风拍“不识夜壶”这场戏的时候,一开始很难演出“不懂”的感觉。导演总是在喊卡,指出陶清风的问题:“你虽然已经看了剧本知道是夜壶,但是你不能表现出来。你自己来看看机器里面,你的眼神都在憋笑。” 陶清风道歉,重新调整情绪,不再笑了。但他没给导演说,他并不是在上帝视角看了剧本之后笑男主角的没见识,而是道具组提供的那个夜壶,其实和陶清风他们那个时代真正的夜壶,长得不一样。 但古装电视剧里的夜壶都是这个样子,也不知道最早做道具的,是看了哪本书里的记载,现在都变成影视城道具的标准规格了,一时半会也没法改。不过这种剧历史粉也懒得吐槽,本身也不是为了考据,所以用夸张一些的道具也没关系。 陶清风重新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