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8节 (第1/5页)
十岁的秀才,这名声多响亮。 这家人还想让他在十一二岁的时候去考乡试。 当地官府甚至把这件事上报朝廷,说这是天降吉兆,这样的人才出现,便是天佑天齐国,更是皇上的恩德。 皇上听闻此事,虽未当正经事,但什么天佑,什么恩德,算是夸在心坎上,直接召神童去国子监读书。 京城的国子监,网罗天下英才。 便是如今的建孟府府学,学政都可以在年末的时候推荐学生去国子监读书。 当然,现在形同虚设,只有才气还不够,更需要朝中有人。 可见去国子监读书的机会有多难得。 总之神童被召到国子监的事传出,天下各地的神童层出不穷。 当年徐大人还在地方做知府。 地方县里,竟然有为了当神童,逼着三岁幼童日日读书,读书不成去做法事。 那做法事的也缺德,给了什么写了文章的符水,让孩子吃下。 等当地县令赶到时候,三岁的孩童身体都凉了。 如果说这种不是个例,那买卖聪明孩童认干亲,那更是多。 买卖孩子本就是恶事,这种因功利之心买回孩子的,更是不堪,但凡孩子不像他们想象中那般,就是非打则骂,一定要“培养”出神童。 上有所好,下有所想。 皇上喜欢神童,那各地就会涌现出“神童”。 而被召到国子监的十岁神童,因为年龄特殊,跟其他生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