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考科举_第12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3节 (第3/5页)

 刘嵘的祖父昨日也在,更知道情况,刘嵘道:“昨日林县令说了新县令要来的事?”

    纪元点头。

    刘嵘生在官宦人家,比其他人要敏锐:“也不知新来的县令如何,不要影响县学才是。”

    纪元有些奇怪,要说县学庇护住这里的学生,但更多的是庇护他们这些没有关系门路的穷学生。

    像刘嵘他们这些祖上有功名的,按理说不该担忧。

    因为不管怎么样,他们想进县学很简单,跟穷学生不是一个路子。

    刘嵘讲了些细节:“旁的不说,县学多数夫子们,能靠着衙门发的俸禄过日子,便不会有其他想法。”

    “要是换个克扣的,那夫子们肯定会另寻出路。”

    按照天齐国律法规定,凡秀才以上功名,每三个月可以领一次俸禄米粮。

    这算是朝廷对读书人的补贴。

    不管是赵夫子,还是从府城回来的小河舅舅李耀众李秀才,都能按时领取。

    而县学的夫子们,最低也是秀才。

    他们靠着县里发的俸禄,以及县学的米粮银钱,这才能维持住一家老小的生活。

    更厉害的,诸如殷博士,罗博士这种,县里还会额外拨钱给补贴。

    如果这三部分银钱被克扣掉,日子就会艰难,也不能专心教学。

    正荣县县学夫子们名声在外,随便出去教书都会拿到不菲的教资。

    这样很容易被挖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