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8节 (第2/4页)
这也是唯功名论的看法。 不过大家沉浸其中,并不觉得奇怪罢了。 就拿出了书的安大海来讲。 他的功名当场不如在场所有人。 但他的贡献和能力不如在场的人吗? 想来,答案肯定是不同的。 可见唯功名论,确实失之偏颇。 可天齐国如今的科举环境就是如此。 而且抛开这些不谈。 注重德业,并修习好学业,对纪元来说,并非只能选择一项。 两者并重,才是他的目标。 或许说,是大部分学子的目标。 讲完这些东西,学究缓了缓,又开始讲文章的要点,之后会依次点评所有学生的文章。 学生拿着自己最近最满意的文章上前,其他学生则自己复习。 学究也很辛苦,一天的时间里,要把所有学生的文章看完,并找出疏漏。 接下来肯定要加以改正。 时间过得极快。 府学官员基本都在为乡试的事情忙碌。 左训导全权负责乡试,而考试也不是像大家以为的那样,贡院腾出来就行。 修缮考场,聘请考官,选拔执事官,排定席舍,等等等等。 都要一一确定。 再说,五月初十了,还未接到朝廷的圣旨,就怕考试有什么变故。 这种情况也是有的。 比如临时加的武举就是个例子。 京城的武举在四月份,那边肯定也为武举忙碌。 耽搁乡试也正常。 左训导还问了刚从京城过来的殷掌印,说怎么就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