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2节 (第4/4页)
是无知的那个。 他们两个同样在鼓励学生好好考试。 一个用功名利禄。 一个用圣贤表率。 老吏看着自家少爷,这次没有说话。 突然知道,为什么少爷的叔叔要把他放到这了,明明在翰林院做得还不错。 却一定要让调任地方。 或许,这才是他少爷正学习的地方。 一所好学校,能教育的不止学生,甚至还有地方官员。 纪元抬起头,同教谕,同窗一起祭拜先圣先师。 纪元看着燃起的烟火,在先圣们的眼前飘过,似乎穿越千年,看到先圣先师们的神采。 举业,德业。 合二为一。 四书里的修齐治平,到五经里的言事相兼。 这些圣贤道理或许会被曲解,但最终也要回归根本。 所以像聂县令说的功利科举也好,像殷博士说的德业也好。 从来都是不冲突的。 当然,要守好本心。 很难,非常难。 因为要守住本心,就要一辈子守,稍有疏漏,便会功亏一篑。 纪元忽然想到他来县学之前,赵夫子问他的话。 汲汲于斯道,汲汲于天下。 选哪一条。 前者,可以理解为圣贤道理,也可以理解为功利科举。 后者,可以理解为天下人考虑,也可以理解为以天下人利益为私利。 无论是哪个,似乎都有很多弯路。 他又想到小纪元他爹的死,小纪元她娘的死。 他想选哪一条,好像有结果了。 重来一世。 若不做点什么,怎么对得起自己读的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