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88 (第3/4页)
门思过的不满,徐增寿知道,火候差不多了。 “既如此,九江兄何不给皇帝上疏,以求立功?” 徐增寿貌似“善意”的提醒,让李景隆重新升起了希望。 一封洋洋洒洒声情并茂的奏疏,很快由通政使司封存,送到了皇帝面前。 奏疏送上的很是时机,哪怕黄子澄口沫横飞坚决反对,念在亲戚关系,建文帝还是原谅了李景隆,许他不必再闭门思过,并任命他为金川门守将。 建文帝的想法很简单,李景隆打仗不行,守城门总行吧?可惜,建文帝以为的施恩,在李景隆看来却是大材小用,让他生了一肚子怨气。 从几十万大军的统帅沦落到城门守将,心理上的落差非同一般。 堂堂国公守城门?还不如让他继续闭门思过。 见皇帝重新启用黄子澄和李景隆,被孟清和黑了一把的高巍也试着给上疏,结果却石沉大海,一点消息都没有。 高老先生很是忧伤,不免在家中对月长叹,伤春悲秋,成功病倒,卧床不起。就算此时皇帝想启用他,也是不可能了。 南京城的风风雨雨经秘密渠道传入北平,燕王决定再添一把火,亲笔撰文,历数齐泰黄子澄的罪状,咬死两人是不忠不义的jianian臣,令他们官复原职是大错特错,必定会祸乱超纲。 皇帝不听劝告,一意孤行,是昏君之兆! 文章末尾,燕王郑重写到,皇帝若不马上改正错误,驱逐二人,做叔叔的为了社稷着想,不会继续小打小闹,一定会领兵进入南京,清君侧! “非臣本意,无他法,只能效仿周公辅成王,还社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