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67 (第1/4页)
是个大问题。 事已至此,当真是没有多余的钱来为兄弟们兴建王府。 所以,各地的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或是按察使司,挑一处先住进去吧。当然,改建装修的费用朝廷还是会出的。 为了国家,为了社稷,兄弟们只能暂时委屈一下,全当支持为兄的工作。这份情谊,为兄肯定记着。 话落,举起酒杯,仰脖,一饮而尽。 宁王等人还能如何?话说到这个份上,反对-抗-议都不会有效果,只能老老实实的点头,端起酒杯,真诚表示,陛下有令,臣一定遵从。甭管是三司衙门还是前朝建筑物,总之能遮风挡雨,不是高危建筑就成。住哪不是住! 一切只为能早些离开京城,在皇帝眼皮子底下生活实在太过压抑。终日困在王府中,吃饭睡觉都不踏实。 朱权等人很识相,朱棣很满意,大方承诺,装修费用绝对不会吝啬,工部派去的官员和工匠,尽管差遣。还在宴后赏赐四人宝钞万贯不等。 反正不需要准备金,钞票可以随便印。 票面价值和实际购买力不符,完全不在朱棣的考虑之中。 人无完人。 在打仗和处理国事上,除了作古的朱元璋,几乎无人能出朱棣左右。遇到金融问题,朱棣却和他老子一样,隔行如隔山,容易犯-错误,在乱印--钞票一事上最为明显。 孟清和曾想提醒一下朱棣,奏疏写好,却又被他自己压下。 他以什么立场,什么身份去提醒皇帝? 对错与否暂且不论,在一力恢复太--祖-成法的永乐初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