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93 (第2/4页)
织户的农妇们最初靠自己辛劳来加大产量,但她们再肯吃苦耐劳,也得休息吃饭上厕所,一台机器最多使用十四五个小时。有聪明的平民想出了让机器二十四小时不停的方法,就是当自家主妇纺织疲劳去休息时,他们雇佣一个会纺织的妇女到家里来继续织布,这样一来,机器就可以二十四小时在工作。 当人们发觉这样能在雇工身上赚到利润后,脑子灵光的立刻请木匠多造纺机,扩大雇佣规模,这些平民成了新兴工业作坊场主。 纺织分纺纱、织布、印染,为了提高产量和效率,纺织手工业者开始分工合作,纺纱的纺纱,织布的织布,织好的布又由专门印染的作坊印染,他们之间形成了相互依赖,相互扶植的商业链。 军服、军被形成了一个商业链,军鞋也是如此,只要会做鞋的作坊和家庭都在日夜开工。 郑钰铭下订单这些订单时,都有样品制版一起跟单下制造商手里,郑钰铭尽可能的在培养贵族和厂主作坊主的流水线制造意识。 郑钰铭下在蔚山地区的大笔订单不但让蔚山的工业作坊蓬勃发展,还刺激了楚国和陈国,甚至赵国的棉麻种植。这些国家的棉麻大部分被楚国商人收购,相比往年偏高的价格,促使种植棉麻的贵族们决定明年再扩大种植面积。周围诸侯国贵族的决定为郑钰铭新闻乐见,蔚山地区的纺织业如此发达,他却不想让棉麻成为当地主要作物。 除了军服军被军鞋,军需单上还包括各种生活用品、医药药草。军队所需的大量药物,由姜圭和山谷医徒是配置不过来。姜圭请示了郑钰铭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