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章 贡院明月皎(上) (第4/5页)
另一人愤愤不平的附和着:“谁说不是!吕惠卿、曾布、邓绾、邓润甫都在王安石门下奔走,现在韩冈来应考,当然少不了他的一个进士!” “何必如此。”叶涛吊着眼斜睨着韩冈。“若是曾、吕之辈真敢徇私,登闻鼓院就在不远处。击鼓叩阙,徐士廉能做的,到时候我们一样也能做!” 大宋朝的文人胆子不大,上阵时,吓得腿软脚软绝不鲜见。但要是争名夺利,却没有一个肯输人。叶涛说得狂妄,他周围的人仍纷纷点头应是。 叩阙又如何? 欧阳修旧年主持嘉佑二年科举,排斥当时所流行的险怪奇涩的太学体,以平实畅达取士。以他的文名和权威,照样被落第的士子围着责骂。 何况叶涛所说的徐士廉,他可就是靠着敲着那登闻鼓,硬挣来了一个进士的身份。 太祖皇帝之时,进士科举试并没有殿试,礼部试便是最后一道关卡。到了开宝六年,李昉知贡举,所选进士不孚众望,而徐士廉击登闻鼓,控诉其‘用情取舍’。最后宋太祖赵匡胤下令由他自己来考核举人,从此以后便有了殿试。 “韩冈本无才学,能遽得进用不过是因缘际会而已,听说他连诗都不会做,看着今科改诗赋为经义,才赶过来应考。” “也不能这么说,方才小弟正好听到了他吟了两句。”叶涛说着,就将方才路过韩冈身边时,听到两句诗给念了出来。 众人各自默念了两遍,皆尽摇头,“只有两句而已,不见全篇,也看不出好坏。” 其中一人又道:“念着倒是平平,画出来就有些味道了。” 叶涛笑道:“公长既然这么说,那就没错了。若以丹青取士,这五千人中,公长你当能拿个头名。” “难比上一科的李公麟。”公长自谦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