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7节 (第6/6页)
他面前叮嘱道:“殿下尚且年少,不必事事追求掌握,更不必事事追求做到极致,慢慢来便是。” 年幼的谢玹,板着一张雪团子似的脸,眼睫垂覆,望着自己的脚尖,也不知听没听进去他的话。 魏学益曾听到师父私底下颇有感慨,说谢玹沉默寡言,少年老成,性子有些偏执了。 他觉得师父评价的颇为中肯。 谢玹脾性为何如此,同他的父皇脱不了干系。那位国君,对待别的孩子——甚至是对魏学益,都总是和蔼可亲的,唯有面对谢玹时,面色会冷下来,总是神情复杂。 年幼的谢玹,以为是自己不够优秀的缘故,便提高对自己的要求,事事要求自己做到最优、最出色。 他勤学苦练,也只是想让自己的亲生父亲多关注自己一些罢了。 可惜,国君始终因皇后的去世,对他心存芥蒂。 甚至不肯抱他一下。 魏学益自小跟在国师身边,知道自己的师父博学多才,忧国忧民,未曾入朝为官时,在民间声望便已经极高。 他怀着抱负来到皇城。 然而国家的君主,却只看中国师的占卜之术,对他的才华和抱负并不关心。 国师怀才不遇,便将希望都寄托在身为太子的谢玹身上,希望将他培养成一代明君,心怀天下,治理出昌盛之世。 他对谢玹的要求也颇为严格。 魏学益曾一度幸灾乐祸。 他曾有段时间一直以为,国师愿意收谢玹为徒,是因为他的太子身份。 后来稍微长大一两岁,实在是没想通缘由,心中困惑,忍不住去问了国师。 国师捻着胡须,开怀大笑,口中声声道非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