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92 (第2/4页)
欣赏陶湘的文采。 经历过波澜壮阔百花齐放的文坛现世,陶湘自然不会觉得自己写得有多好,在她看来这篇文顶多只能称是平铺直叙,然而她还是低估了这个特殊时代对于文学的限制。 本地的某报社很快采用了陶湘的稿件,出乎意料的,他们不仅退还了二十块巨额登报费用,还反过来寄给陶湘十五元的稿费和几张样报。 样报上同样惹人诧异,陶湘的这篇澄清稿位于闲逸B面报正当中,几乎是除A面外最好的位置。 许是报社站长预估得当,当期报纸在市区各地很是热销,简直到了人手一张的地步,只好加印许多以满足销量。 在流行的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人开始理性看待陶家的事情,甚至共情于陶家叔婶的境遇。 陶家又渐渐重新热闹起来,有不少看了报或听说报纸上故事的人来到陶家询问真伪,在获得肯定回答后,同理心便抑制不住了。 “虽说是把自己孩子换过去了,但怎么也算送了个有血缘的,总比养外头捡来的好……” “是啊,陶家两房统共就这么一个血脉,陶五养了不亏……” 说到孩子,大家又想起报纸上故事里陶婶的孩子因陶兰而没了的事。 有些熟悉陶家情况的婆婶惋惜道:“以前总当你们两口子看不上女娃,没想到里头竟还有这样的名堂……” “唉,遭了这么大事,还能把她养活养大,给她书读饭吃,又不是亲生的,你们也是不容易……” 见气氛沉闷,有人好意调侃:“可不,我乡下老家那边有户人家因女儿没看管好弟弟,叫掉水塘淹死了,那差点没活活打死,后来那女孩也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