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宋末_第六十章、四海扬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章、四海扬名 (第6/7页)

,他也能够挣到五十到一百文。

    还可以到赵家庄那个超市购买大米,可以打九折。

    这是掌柜亲自说的。

    这是给赵家庄做事的人优惠。

    现在昌州的儿童越来越吃香了,因为他们也有一份正正当当的活计。

    而且随着报纸发行量越来越大,他们每月收入也是三贯左右。

    加上可以享受赵家庄的九折优惠,养活一家人也没有问题。

    在报童的叫喊声音之中,昌州茶楼、酒楼、青楼,人们口里的话题越来越离不开《大宋中华报》。

    说书者需要它的故事进行再加工。

    茶客需要它作为谈资。

    青楼比妓院之所以高档,就是因为需要文化。

    文化哪里来?

    一个是文人来捧场。

    其二就是需要诗词来传唱。

    而文人士子之所以有人看,也主要是《西厢记》起了作用。

    但是这折子太短了,《西厢记》很快就完了。

    县学等这些文人阶层也失去了兴趣,报纸也销量立即下滑。

    赵平只好把《红楼梦》这个经典长篇名著及加了上去。

    这下《大宋中华报》整日成为学堂、衙门、青楼、茶楼、酒楼的必看之物。

    《红楼梦》是人们口中必谈话题,如果你不谈与《红楼梦》话题,必然受到人们的鄙视。wap..OrG

    人们见面谈的是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谈话就是《红楼梦》人物的事迹。

    猜测下一步他们的命运如何,每天迫不及待想看看下期的报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