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天价炒饭,老唐当场拜师_一口天价炒饭,老唐当场拜师 第27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口天价炒饭,老唐当场拜师 第276节 (第3/6页)

换了下眼神,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惊。

    这种掐丝手法,比专家组用单线掐丝的方法节省了一半以上的时间,而且成品的效果还比专家组好得多。

    他们都有些怀疑,这该不会是历史上景泰蓝器物掐丝真正的技法吧!

    很快,李逸就掰好了一只碗上所有的掐丝图案。

    除了缠枝莲之外,还有碗口的变体夔龙回纹,碗底的莲花瓣纹,碗壁万寿无疆四个大字,以及底心的子孙永宝的铭文字样。

    其中底心的“子孙永宝”四字篆书铭文是这套碗的核心所在。

    它前三个字是取自乾隆亲笔题过的篆书字体,而最后一个宝字,还被景泰蓝匠人精心设计成了一个特殊的字体。

    这个“寳”字蕴藏了“王”和“八十万寿”的寓意,刚好应了当时乾隆过八十大寿的喜事。

    尤其是最后一笔的弧线很特殊,和常规的篆书不同,是用了万字的起笔,状如元宝。

    所以,如果不知道这层寓意,在没有参照物的情况下,复刻仿造这套碗,是会被一眼看出真假的。

    将所有的图案掰好后,下一步,就是将它们焊接到金胎上了。

    这一步,同样是难点所在。

    想要让图案牢牢粘在胎体上,在煅烧的过程中,不会脱落下来,又不会留下痕迹,不是件容易的事。

    专家组在复刻的时候,尝试过无数的粘合材料,用过化学胶,生物胶,甚至是铁丝捆绑,效果都不理想。

    最后煅烧出来的胎体,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