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农门科举奋斗日常 第183节 (第4/6页)
错的去处,有实权,和人交流不多,没什么弯弯绕的地方,如果陈延喜欢办案的话,选这儿不错。 但当下各种行刑、血腥,陈延沾过,但不想日日观看,所以大理寺不是理想之地,翰林院……去了翰林院,那就走上了昔年叶问为自己挑选的清流之路。 说来也是好笑,那个想当清流之首的人,最终拼着狠劲外放,以为实权官为目标,而一心做实事的陈延,最后走到了这个分叉口。 去翰林院,以他的资历,进入就是侍读学士,必然常被陛下召见,将来执掌翰林院,巡考几次,凭着之前的功绩,只要不出错,出几本书,年老后,陈延必然成为清派之首。 但,要走这条路,得从现在就规范言行,以德修己身,这样很好,但是太累了。翰林院是个好地方,但陈延不想日日伴君。 “所以你想去礼部?”姜大人不建议陈延去礼部,去礼部和去翰林院一样,都得走清流之路,礼部还歪了点,不如翰林院正统。 “不是,爹。”他沉默许久,问:“你说,若我想去工部,陛下可否会让我去?” “?” 姜定修有些愣,选哪里,他都有推测,女婿要走那条路,唯有工部这条……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 毕竟,工部所空悬之位,为工部尚书。 同为六部,工部算是所有部门里的末等,在朝廷里的存在感其实不强,所以工部尚书一向都是品阶靠前,权利靠后。 实权和脸面可能还比不上户部或是吏部一个紧要的侍郎,若陈延到这个位置了,至少三个任期、十年左右不能再调动。 毕竟,没有毕竟,都尚书了,还要怎么调,而工部这个地方也难出什么成绩……偶尔水患、造堤、建点什么还要背锅。 十年八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