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6节 (第2/4页)
这话俗气,却很真实。 徐大人都没噎了下。 他自然知道纪元的情况,所以没怀疑是他家故意培养他做神童,只怀疑了正荣县县学。 现在知道纪元与其他神童不一样,却也忘了他要靠自己挣钱才能读书。 想到这,徐大人心里软了些,是个好孩子。 或许就是这样艰苦的经历,让他与众不同吧。 这世上确实有真正的天才,纪元或许就是那一个。 “好好一个学生,挣什么钱!不觉得俗气吗?”被岳家指使的新晋举人再次说话。 这岳家人不能来宴席,只能拜托别人帮腔,出了一大笔银子给他。 若办不成,银子要少一半呢! 铜臭俗气,君子不能爱财,这是读书人的风范。 这么说的话,纪元确实不对。 “如今文坛浮躁至极,就是爱财导致的!”那举人再次道,“专营富贵,丝毫无读书人的士气,实在是士大夫的廉耻。” 这话似乎无法反驳。 谁料张洵直接站出来,对监临官道:“大人,纪元做润笔先生并非是爱财。” “他把身上所有积蓄,甚至把润笔的竞业费都拿出来,买了一副叆叇。” 叆叇? 这么小的孩子,竟然视力模糊? 他就说! 不能让孩童死读书! 张洵见大家惊愕,这才继续道:“纪元这么着急买叆叇,是想托学生回乡时,把这贵重的物件带回家乡,送给他的蒙师赵夫子。” 啊? 一副叆叇至少几十两银子。 送给蒙师? 蒙师,便是启蒙的老师,如今许多人并不在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